《實現共同富裕的金融使命》
講(jiang)師(shi):朱羲陽 瀏覽次數:2562
課程描述INTRODUCTION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程大綱(gang)Syllabus
共同富裕的金融使命課程
課程背景:
實現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是實現第二個“百年目標”的重要內容。黨的十八大以來,黨*把逐步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擺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財經委員會第十次會議明確提出要“在高質量發展中促進共同富裕”。中國人民銀行近期也強調把促進共同富裕作為金融工作的出發點和著力點。本課程就共同富裕意義、內涵、路徑、政策取向進行了深入全面的分析,針對全球金融戰背景下,對金融如何助力共同富裕,提出了一些思路和可供參考的金融方案。
課程收益:
1、全面準確理解共同富裕的意義、內涵、政策取向;
2、明確金融在助力共同富裕道路中應該肩負的偉大使命;
3、按照實現共同富裕的要求,讓廣大金融工作者提升工作能力,創新工作方法,更好地服務經濟社會發展。
課程對象:各金融機構黨員和領導干部
課程大綱/要點:
第一講 全面準確把握共同富裕的意義內涵
一、共同富裕的意義價值
1、共同富裕是實現中國夢的重要路徑
2、共同富裕是百年大黨的始終不渝的初心使命
3、共同富裕是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
4、共同富裕是中國式現代化的重要特征
二、共同富裕的路徑選擇
1、共同富裕的經濟發展道路
2、邁向共同富裕的三大路徑
3、圍繞“兩高三均衡”推進共同富裕
4、走通“先富共富”之路
5、從增長到均衡的戰略調整
6、共同富裕的定量目標:《促進共同富裕行動綱要》與浙江《方案》
三、正確理解共同富裕的政策意涵
1、共同富裕是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
3、共同富裕是強調民生福祉的增長導向
3、共同富裕要調整效率與公平的關系
4、共同富裕堅持把發展作為第一要務
5、共同富裕要求高質量發展
6、共同富裕是一個發展過程
四、共同富裕的政策取向
1、前提:普遍提高人民收入水平
2、根本: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
3、手段:“提低、擴中、調高”的稅收政策
4、保障:完善社會保障、公共服務兩個體系
5、重點:掃清共同富裕的結構性障礙
6、防止:防止資本無序擴張、防止金融手段影響公平分配
第二講 共同富裕的金融使命
一、全球金融戰爭中的中國策略
1、不斷打響的全球金融戰
2、*發動金融戰的三大層次九種手段
3、中國金融改革與自由化政策的撥亂反正
4、中國金融的四個回歸
二、共同富裕的金融使命
1、金融安全與國家安全
(1)金融是國家重要的核心競爭力;
(2)金融安全是國家安全的重要組成部分;
(3)金融制度是經濟社會發展中重要的基礎性制度。
2、金融與經濟
(1)金融活,經濟活;
(2)金融穩,經濟穩;
(3)金融強,經濟強;
(4)金融興,經濟興。
三、助力共同富裕的金融著力點
1、穩健貨幣政策取向
(1)保持幣值穩定,發揮正向再分配效應
(2)跨周期政策設計和逆周期調節,守護百姓錢袋子(3)貨幣政策工具“結構性”的功能創新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牽引帶動
2、普惠金融服務理念的樹立
(1)處理好金融的天性與普惠金融的本質的關系:追求效率與公平
(2)建立金融服務鄉村振興和金融幫扶的普惠金融服務體系
(3)推進“兩化三創新”的普惠金融方案
(4)發揮中小銀行聚焦主責主業服務實體的“頭雁效應”
3、金融包容性的養成
(1)現代化三大目標與金融的包容性
(2)金融包容性的體現
一是行業發展的平衡上如何體現金融包容性
二是金融業自身的協調發展上如何體現金融包容性
三是以歷史和未來的眼光看金融的包容性
4、金融安全性的構建
(1)金融安全感與人民美好生活的追求
(2)金融安全與自信心
(3)財富傳承的安全性
(4)風險管理能力
四、發展多層次金融市場助力共同富裕
1、北交所共同富裕基因的使命
2、浙江共同富裕示范區的金融創新案例
(1)建行“共富貸”案例分析
(2)樂清農商銀行黨建+政銀村企授信分析
(3)中行鄉村普惠貸案例分析
共同富裕的金融使命課程
轉載://citymember.cn/gkk_detail/295244.html
已(yi)開課時間Have start time
- 朱羲陽
[僅限會員]
經濟形勢內訓
- 《穩中求進,先立后破—當前 宋學叢
- 城市更新理論與實務 鄭文強
- 城市更新未來發展趨勢及理論 鄭(zheng)文(wen)強
- 后疫情時代的回顧與展望: 曲融
- 新質生產力與地方經濟發展 宋學(xue)叢
- 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 宋(song)學(xue)叢(cong)
- 當前中國經濟的國際國內變局 宋學叢
- 當前經濟發展的重大問題與政 宋學叢
- 《如何在新時代農村信用社實 武建偉(wei)
- 全球礦業投資機會解讀 鄭(zheng)文(wen)強
- 如何做好小微企業服務--- 胡元未(wei)
- 《宏觀著眼,微觀著手—新產 宋學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