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著石頭過河” “摸著石頭過河”是中國改革開放的一句名言。在改革開放的初期,所有的事情都不明朗,什么都處于探索階段,所以我們只能摸著石頭過河。 改革開放走到今天已經歷經20多年,人類已經進入21世紀,中國也加入了WTO,如果企業仍然固守“摸著石愀楴湯:頭過河”,恐怕是自找滅頂之災,非得“淹死”不可,中國企業20年多年來這樣的例子并不少。 西部牛仔現象 在*電影中,西部的牛仔橫*躍馬馳騁在草原上,突然之間發現前面有一只老虎,于是馬上拔*,對準老虎就是一*。中國的企業家和職業經理人現在似乎也變成了這些西部牛仔,每天“馳騁”在茫茫的商場上,去解決如同老虎一樣的問題,可是一個企業的問題每天遠遠不止一個,所以企業家和經理人每天不是遇到一只老虎,而是被一堆土狼包圍著,無窮無盡的問題圍繞著企業家和經理人,使他們從早晨忙到黃昏也忙不完。 有效溝通不暢 中國企業傳統的溝通模式是垂直單向溝通,即從上到下一層一層的溝通,但是缺乏“回路”,沒有從下到上的溝通,也沒有橫向的溝通,這是一種已經無法適應形勢的溝通模式。 溝通不暢在很多企業是逐漸演變的結果。企業創立初期,一共才十幾個人,不用溝通大家的目標和想法也很一致。當企業得到迅速的擴展,人員激增,溝通也變得困難起來,違規違紀的事情時有發生,于是很多企業采取了嚴格監控、細化管理的方法,但是結果卻變成員工拒絕溝通,情況進一步惡化,制度越嚴厲、失控越嚴重。 有效授權困難 企業在規模很小的時候無需授權,老板一個人分配工作就可以了,當企業規模增大之后,不得不面對一個問題:如何把權力向下交遞?這時有效授權就可能出現問題。 1.中國企業授權的兩個前提 中國企業的授權有兩個前提:第一,我必須認識被授權人;第二,我必須信任被授權人。而問題在于人與人之間的信任并不是永遠不變的,所以中國企業家往往一會兒把權力下放,一會兒又把權力收回,使得下屬不知該如何開展工作。這種授權方式的結果是無人可授權。 *大企業的授權模式則不同,他們不需要認識被授權人,也不見得要信任被授權人,但是他們的授權模式帶來的結果是企業迅速擴張。 2.授權的三種模式 命令式授權 命令式授權很簡單,即由上級發布命令,由某個員工去完成某項工作,下屬必須接受,沒有反對或者建議的權利。命令式授權的*缺陷在于接受命令的員工往往會口頭服從,心里卻可能不服從,甚至陽奉陰違、耽誤事情。 層級式授權 層級式授權是中國企業最流行的授權模式。中國有一句俗話叫“官大半級壓死人”,即企業的授權完全按照等級進行分配,官越大權力越大。層級式授權的缺陷是容易出現“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現象。 【案例】 一些公司的部門經理級以上的管理人員有應酬權,但是卻分為不同級別,如部門經理一次可以花費500元錢,總經理則可以花費1000元錢,這就是明顯的層級授權。當老總的應酬客戶一次花費了800元,沒問題,當經理的要是一不小心花費了800元,那么多出來的300元怎么辦?自掏腰包?不會,經理很可能就會開成兩張發票,每張500元,還賺200元呢,這就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 目標式授權 目標式授權的優點是目標明確、責權清晰,是一種有效的、科學的授權模式。企業首先要確定整體發展方向和戰略意圖,把企業的使命和遠期目標形成一個具體的、可以度量的目標系統,根據目標系統進行資源整合和規劃,再按照規劃來進行有效的授權,這種授權模式可以大量的節約高層管理人員的工作成本。 【案例】 一些優秀的企業是如何解決高層管理的工作成本的呢?方法非常簡單,用目標式授權,企業把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待遇分成幾個部分,首先是基本工資,第二是獎金,第三是福利,第四是職務津貼。同時在擔當這個職務的時候企業會給一定數額的消費標準,不管你怎么用,余下來的算本部門的,超出部分由部門補上,這樣做的目標只有一個:切實完成企業交給你的工作任務。所以一些國際企業的CEO常常非常<愀楴湯:span>“小氣”,一般只請客人喝杯咖啡,而不是用龍蝦鮑魚來招待。 管理體制不科學 1.忽略對管理體制的學習和設計 中國改革開放20多年來,企業導入了大量的先進管理體系,但是大部分收效甚微,一個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企業忽略了對管理體制的學習和設計,而是急于求成,急著實施,急著看到效果,可是往往“欲速則不達”。企業只有先發現問題,找到方法,才能設計解決問題的過程,確定需要的工具,一些企業家往往是看到問題后馬上就想解決,而完全忽略了解決這個問題要進行怎樣的過程設計、要使用什么工具。 2.管理體制混亂 “不管是黑貓白貓,只要抓住老鼠就是好貓”,一些企業用這句話為自己混亂的管理體制做辯解,認為管理混亂不要緊,只要能實現目標就可以了。可是事實上,落后的管理體制會浪費企業的資源、阻礙企業的更大發展,世界上知名的大企業無一不是采用了科學高效的管理機制。
轉載://citymember.cn/zixun_detail/1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