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化VS智能化
2007年,蘋果推出第一代iPhone手機,這標志著手機行業新的時代的開始,也就是從功能機時代進入到智能機時代。3年之后的2010年,手機行業的*也從功能機時代的諾基亞、摩托羅拉,變成了智能機時代的蘋果、三星。那么,到底什么叫功能機?什么又叫智能機呢?現在的蘋果、三星手機對比過去的諾基亞
2007年,蘋果推(tui)出第一代(dai)(dai)(dai)iPhone手(shou)機(ji),這標志著手(shou)機(ji)行(xing)業新的(de)時(shi)(shi)代(dai)(dai)(dai)的(de)開始,也(ye)就是從功(gong)能(neng)機(ji)時(shi)(shi)代(dai)(dai)(dai)進入(ru)到智(zhi)(zhi)能(neng)機(ji)時(shi)(shi)代(dai)(dai)(dai)。3年之后的(de)2010年,手(shou)機(ji)行(xing)業的(de)*也(ye)從功(gong)能(neng)機(ji)時(shi)(shi)代(dai)(dai)(dai)的(de)諾(nuo)基(ji)(ji)亞(ya)、摩托(tuo)羅拉(la),變成了智(zhi)(zhi)能(neng)機(ji)時(shi)(shi)代(dai)(dai)(dai)的(de)蘋果、三(san)星。那么(me)(me),到底什么(me)(me)叫(jiao)功(gong)能(neng)機(ji)?什么(me)(me)又叫(jiao)智(zhi)(zhi)能(neng)機(ji)呢(ni)?現在的(de)蘋果、三(san)星手(shou)機(ji)對比過去的(de)諾(nuo)基(ji)(ji)亞(ya)、摩托(tuo)羅拉(la),我們會發現有三(san)個主(zhu)要的(de)不同:第一個,智(zhi)(zhi)能(neng)手(shou)機(ji)的(de)操作(zuo)系統是持續在升(sheng)級(ji)的(de),蘋果手(shou)機(ji)的(de)操作(zuo)系統每年出一個新的(de)版本,幾乎每月都(dou)會有小(xiao)的(de)升(sheng)級(ji)改進。而(er)小(xiao)米公司的(de)MIUI操作(zuo)系統則是堅持每周迭代(dai)(dai)(dai)一次。第二,智(zhi)(zhi)能(neng)手(shou)機(ji)中的(de)很多應(ying)(ying)用(yong)都(dou)是可(ke)以(yi)通過應(ying)(ying)用(yong)商(shang)店免費下載的(de),用(yong)戶可(ke)以(yi)根據自(zi)(zi)己(ji)的(de)喜好(hao),從數以(yi)萬(wan)計甚(shen)至百萬(wan)計的(de)應(ying)(ying)用(yong)中,下載自(zi)(zi)己(ji)喜歡的(de)APP(手(shou)機(ji)軟件),比如微(wei)信(xin)、微(wei)博(bo)、支(zhi)付(fu)寶、美團等等。第三(san),智(zhi)(zhi)能(neng)手(shou)機(ji)聯接互聯網更加方便。
繼手機之后,第二個重要的被智能化的產品是電視。智能電視和功能電視的區別和手機類似,智能電視是具有智能操作系統的開放式平臺,通過互聯網聯接,不僅可實現一般電視的播放功能,更可在智能應用程序APP自行下載、安裝、卸載各類應用軟件,持續對功能進行升級和擴充。
現在,智能手表、手環、眼鏡等智能可穿戴設備,以及智能汽車、智能家居等都在蓬勃發展,智能化儼然已經成為幾乎所有產品的發展方向了。
功能化產品和智能化產品,在直觀上的差別,一是能不能聯接互聯網,所以智能產品又被稱為智能互聯產品。二是是否有獨立的操作系統,并通過系統的升級而實現功能的升級。三是是否可下載各種軟件應用,實現功能擴充。當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下載相應的軟件應用的時候,就意味著每一個智能產品到了用戶手上之后,都由用戶自己實現了對產品的個性化改造。所以,硬件外觀看起來是一樣的,但因為軟件的差異化,而導致了事實上產品的個性化。
以上是狹義的智能化產品和功能化產品的差別。廣義的智能化產品除了上面講的功能的智能升級外,還應該包括另外兩個方面的內涵:智能監測和智能控制。以汽車為例,當汽車需要修理時,會提前發出預警提醒用戶,甚至自動聯系官方指定維修中心。而被熱議的無人駕駛汽車,無疑就是汽車智能控制一個比較高級的發展階段了。
智能(neng)(neng)產(chan)(chan)品的本質是什么?簡(jian)單來講(jiang)就是傳(chuan)統的硬件(jian)產(chan)(chan)品和互(hu)聯(lian)網(wang)的軟件(jian)產(chan)(chan)品相結合,換句話說就是硬件(jian)軟件(jian)一體(ti)化,同(tong)時(shi)接(jie)入互(hu)聯(lian)網(wang),實現產(chan)(chan)品和產(chan)(chan)品之間,人和產(chan)(chan)品乃至(zhi)任何人之間的任意(yi)互(hu)動、無限(xian)聯(lian)接(jie)。這也就是我們通(tong)常所講(jiang)的物聯(lian)網(wang)或(huo)者說萬(wan)(wan)物互(hu)聯(lian)。既(ji)然是萬(wan)(wan)物互(hu)聯(lian)了,那(nei)就意(yi)味著幾乎(hu)所有的產(chan)(chan)品都要完成互(hu)聯(lian)網(wang)化的改造(zao),從功能(neng)(neng)化產(chan)(chan)品變成智能(neng)(neng)化產(chan)(chan)品。
未來的汽車還是叫汽車,但會是智能化的汽車;未來的房子還是叫房子,但會是智能化的房子;未來的桌子還是叫桌子,但會是智能化的桌子;未來的衣服還是叫衣服,但會是智能化的衣服……幾乎一切的產品都將實現智能化,這就是所有產品的一大轉型方向。
產品會智能化到什么程度?據說日本推出了一款胸罩,有內置傳感器,能讀出穿戴者的心率,戴上之后如果看見真命天子之后它就會自動解開。當然,也許有人會說,萬一在公共場合碰到真命天子了怎么辦?很簡單,未來這款胸罩應該能搞的清楚當時是公共場合還是私下場合。換句話說,智能化產品的進化方向,或許就是成為機器人。一張桌子,人們需要它高的時候它就長高一點,需要它矮的時候它就變矮一點,需要它挪個位置它就自己挪過去了。人們用完之后它會自己來做桌面的整理清潔工作,或者,它會提醒旁邊的智能抹布要干活了。
智能化產品的發展速度之快,會超乎人們的想象。雷軍在小米2015年年初的產品發布會上就宣布,小米制造的智能家電模塊,物料成本只需要22元。小米賣硬件,是完全有可能按物料成本來定價的,也就是說,一個家電變成智能家電,理論上成本只需要增加22塊錢,而且這個成本還在下降。當一個家電比如說冰箱被智能化之后,會出現什么樣的情景呢?以后人們用冰箱可以不要錢了,也許京東商城可以把冰箱送給你無償使用。京東商城為什么愿意這么干?冰箱里啤酒快沒了的時候,雞蛋快不夠了的時候,它會自動在京東商城上下單采購,然后快遞員送貨上門。甚至于,千家萬戶的智能冰箱也可以互通有無,聯合發起團購,從而從商家那里拿到更優惠的采購條件。如果聯系到整個的家居智能化,比如你家的門也是智能門,當家里沒人的時候,它可以識別出敲門的人是否是京東商城的送貨員,如果是,門就自動為送貨員打開,送貨員直接將相應的食品放置在冰箱里合適的位置。當然,家里的智能監控系統也可以監控快遞員在你家給冰箱補貨的行為,萬一他有不當行為時會發出警報進而自動報警。
產品的智能化,里面蘊含著不可思議的想象空間。這對于現有的*來說,是一個巨大的挑戰。從歷史來看,上一個產品時代的領導者,很難繼續引領下一個新的產品時代。膠片相機的領導者是柯達、富士,但數碼相機時代的領導者卻是索尼、佳能。PC時代的芯片領導者是英特爾,但智能手機時代的芯片領導者變成了高通。前面提到的功能手機的領導者是諾基亞、摩托羅拉,但智能機時代的領導者卻是蘋果和三星。功能車時代高端車做的最好的是寶馬汽車,但在智能車時代,特斯拉的風頭之盛,寶馬公司很顯然無法淡定。不過話又說回來,畢竟領導者有歷史積累,只有勇于變革善于變革,繼續領導的機會還是存在的。同樣的,對廣大新興公司來說,因為沒有歷史包袱,所以完全可以輕裝上陣,進而引領新的產品時代。
當然,企業在做智能產品的時候,在立足技術實力的基礎之上,一定要從用戶角度出發,真正站在用戶價值的角度、提升用戶體驗的角度來研發制造產品。智能化對用戶來說,絕不是一個實實在在的概念,而應該是對用戶來說非常實在的功能。以蘋果手表為例,為什么遠沒有預想的那么好?以我個人的使用體驗來看,買回來之后無非就是看個時間,久坐之后提醒你站起來一下,其它真還沒有什么讓人覺得方便實用的功能。當然,或許有人會覺得戴在手上會讓人感覺有點時尚范。也就是說戴它就圖個感覺好,但悲催的是,蘋果公司卻推出了售價高達10萬元的頂配手表。10萬元什么概念?賣個腎也不一定夠買10萬塊啊,一般有錢的土豪也不會隨隨便便花10萬塊買個玩具啊。那好,買個幾千塊的行不行?不行。為什么?一個戴幾千塊錢蘋果手表的人,想到有人帶著的是十萬塊的,壓根就沒了感覺。再說,智能手表根本就不是什么必需品。所以,這兩個因素一結合,大家對蘋果手表的熱情不高也就很正常了。因此,如何實現產品的智能化,普遍而言還是在探索的過程當中,但產品從功能化時代邁向智能化時代乃大勢所趨,這是不可阻擋的潮流。
轉載://citymember.cn/zixun_detail/29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