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信息≠知識
1、信息≠知識
只有運用自己的經驗去消化信息,并將其內化,用于發現和解決問題,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2、知識的分類
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中,
(1)顯性知識:又稱“外顯知識”,是指能明確表達的知識,如我們從
一、信息≠知識
1、信息≠知識
只有運用自己的經驗去消化信息,并將其內化,用于發現和解決問題,才能內化為自己的知識。
2、知識的分類
知識可分為顯性知識和隱性知識。其中,
(1)顯性知識:又稱“外顯知識”,是指能明確表達的知識,如我們從網上能搜到的任何知識。
(2)隱性知識:屬于個人思維或者know-how(訣竅)之類的東西,存在于人的頭腦中,具有獨占性和排他性。
3、成人學習的目的
成年人的學習,最重要有兩個目的,一是記憶,二是遷移,也就是理解并運用所學。通常情況下,我們學的是顯性知識,通過將其運用內化為自己的隱性知識,并納入自己的知識體系后,才能成為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二、三種學習成果
學習結果主要有三種:零學習、機械學習、有意義的學習。蘇老師以三位培訓師對同一類學員培訓進行產品知識培訓為例,來說明了三種結果的異同。
(1)零學習:學員參加培訓后,既沒有記住內容,又不能將所學運用在工作中解決問題。這樣的學習結果,本質上就是一個無效的學習。
(2)機械學習:雖然掌握了產品知識,但無法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問題,也就是不能將自己的知識遷移到新的情境。
(3)有意義學習:既掌握了產品知識,又能運用這些知識解決工作中的問題。這樣學習被稱之為有意義的學習。
三、如何實現有意義的自我學習
作為培訓師,不僅僅要確保學員進行有意義的學習,更需要有意義的自我學習。蘇老師結合認知過程的六個維度,跟我們分享了如何借此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大廈。
1、認知過程的六個維度
圖一
從圖一可見,能夠復述出某本書、某個人的原話,只是有意義的自我學習第一個層級。離建立自己的知識體系大廈還有很遠的距離。
2、如何建立個人知識體系
從(cong)圖二可見(jian),如(ru)果用一棟大廈來隱喻個人知(zhi)(zhi)識(shi)(shi)(shi)體(ti)(ti)系,我們自(zi)身擁有的(de)(de)學(xue)識(shi)(shi)(shi)、經驗、閱(yue)歷(li)等就(jiu)是(shi)大樓(lou)的(de)(de)地(di)基,圖一中(zhong)的(de)(de)“回憶(yi)或記憶(yi)”的(de)(de)知(zhi)(zhi)識(shi)(shi)(shi),是(shi)沙(sha)、石和水(shui)泥,通過“理解(jie)”的(de)(de)水(shui)進行攪拌形(xing)成混泥土,在通過“應用、分析、評價”形(xing)成大樓(lou)的(de)(de)鋼(gang)(gang)筋(jin),最后用混泥土澆筑鋼(gang)(gang)筋(jin),搭建自(zi)己的(de)(de)知(zhi)(zhi)識(shi)(shi)(shi)體(ti)(ti)系。如(ru)果我們沒有通過深(shen)入(ru)思考,借(jie)助(zhu)自(zi)己的(de)(de)經驗、閱(yue)歷(li)、知(zhi)(zhi)識(shi)(shi)(shi)體(ti)(ti)系來理解(jie)所學(xue),那么這些碎片化知(zhi)(zhi)識(shi)(shi)(shi),還是(shi)干(gan)干(gan)的(de)(de)沙(sha)、石和水(shui)泥,無法融入(ru)到(dao)自(zi)己原有的(de)(de)知(zhi)(zhi)識(shi)(shi)(shi)體(ti)(ti)系。
3、兩個案(an)例分享
(1)案例1:如何建立某個(ge)知識(shi)體(ti)系(xi)。蘇老師分享了自己(ji)如何通(tong)過理解、應用、分析和(he)(he)評價(jia),跨界整合了層(ceng)別法、魚骨圖、剝洋蔥和(he)(he)STAR原則(ze),使(shi)之成(cheng)為自己(ji)原創的《問題樹(shu)課程開發(fa)模型》的四大工具。
(2)案例2: 如(ru)何將(jiang)新知整(zheng)合進原(yuan)有(you)知識體系。蘇老(lao)師分(fen)享(xiang)了自己5年來將(jiang)引導技術作(zuo)為達成(cheng)培(pei)訓目標的一(yi)(yi)種授(shou)課方式,將(jiang)納入了原(yuan)有(you)的《問題樹課程開發(fa)模型》的體系,成(cheng)為課程開發(fa)和授(shou)課環環節(jie)的一(yi)(yi)個小分(fen)支。
總結
不(bu)是(shi)外界的(de)誘(you)惑太(tai)多,而是(shi)不(bu)知道自己(ji)想要(yao)什么。學習是(shi)他人無法替(ti)代的(de)事情。無論拆書(shu)、聽書(shu),還是(shi)參加培(pei)訓,都(dou)需(xu)要(yao)自己(ji)去(qu)理(li)解、應用、分析、評價,最(zui)終(zhong)從(cong)量變形(xing)成質變,產生自己(ji)的(de)創造。
轉載://citymember.cn/zixun_detail/295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