課程描述(shu)INTRODUCTION
戰略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培訓
日程安排SCHEDULE
課(ke)程大綱(gang)Syllabus
戰略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培訓
【課程背景】
當前,越來越多的企業家們發現,自己所領導的企業沒有步入一個良性的成長軌道,面臨著生存與發展的巨大壓力。曾經的成功經驗與模式已經不能幫助企業實現持續的增長,有時反而會使企業陷入危機之中;曾經的競爭優勢漸漸消失,已經不足以應對新的競爭形式,甚至對有的企業,這種競爭優勢已經演變成為企業進一步成長的陷阱與障礙。 越來越多的企業家開始陷入迷茫之中,不知道企業下一步該往何處去。這一切的變化,都是因為本土企業所處的市場環境和競爭環境已經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這種不可逆轉的改變,對企業提出了新的挑戰,轉型已經成為大多數中國企業生死存亡的必然選擇! 不轉型就是等死!但是轉型也可能是找死! 不知道轉型很可怕,不知道如何轉型更可怕! 轉型是面對挑戰的選擇,更是一種力量! 企業最本質、最徹底、最系統的轉型始至于戰略轉型,而戰略轉型的成功取決于企業的模式創新。
【課程對象】 企業投資人與股東、董事長、總裁、總經理、副總經理等企業高層決策管理者;企業戰略發展經理、策劃經理、企劃部經理等有關企業戰略的部門負責人
【課程時間】12小時,2天
【課程目標】 突破傳統,創新思維,超常發展(zhan)。 系統學習和(he)掌(zhang)握如何創新商業(ye)(ye)模式實施(shi)企業(ye)(ye)的轉型升級(ji)。
【課程大綱】
第一部分:企業的戰略轉型
一、 企業的戰略轉型
1、什么是企業戰略?
2、什么是戰略轉型?
3、企業面臨的主要挑戰及發展瓶頸
4、如何實現戰略轉型?
二、戰略轉型途徑之一:產業結構的調整
1、錢德勒企業成長階段理論
2、賴利的專業化率
3、專業化做強做大、一體化到多元化:企業的成長路徑
4、案例分析(xi):大象也可以跳舞--IBM的(de)百(bai)年路
三、戰略轉型途徑之二:價值鏈的重組
1、價值鏈與價值鏈組合
2、爭奪價值鏈
3、關于微笑曲線
4、案例分析:耐克和沃爾瑪
四、戰略轉型途徑之三:依托優勢戰略延伸
1、企業核心競爭力理論
2、VRIO:核心競爭力的特征
3、 案例分析:宜家(jia)—核心競(jing)爭力的變幻(huan)*
五、戰略轉型途徑之四:關注環境聚焦藍海
1、外部環境的分析方法
2、競爭戰略
3、何謂藍海
4、案例分析:*西南航空的突圍之路
六、戰略轉型途徑之五:創新商業模式
1、什么是商業模式,包含哪些要素----商業模式畫布
2、商業模式創新的關鍵:重構價值創造的邊界
3、“魏朱”的“利益相關者”理論
4、案(an)例分析:商業模式創新是核心關鍵
第二部分、企業成長與創新
一、企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內部驅動力
1、創業者的愿景和能力
2、企業技術突破性創新或產品服務的差異性
3、企業資源的配置與積累
二、企業成長的主要驅動力—外部驅動力
1、需求與市場的演進
2、政策、文化、人口、經濟、法律環境的變遷
3、客戶需求細分
4、案例分析:麥當勞(lao)
三、大創新
1、何謂發現、何謂發明、何謂創新,何謂科學、何謂技術?
2、創新的四個范疇
3、創新思維的六個維度
4、企業創新的主要內容:技術創新與產品創新
5、創新領導力
6、案例分析:蘋果是一家創新的公司嗎?
四、管理創新
1、流程創新
2、組織創新
3、制度創新
4、文化創新
5、營銷創新
第三部分:企業創新研發管理—以華為為例
一、華為公司研發組織管理
1、華為公司簡介
2、研發部成立背景
3、研發部組織架構
4、研發部主要職能
5、研發部發展變遷
6、研發部與事業部的關(guan)系
二、“雙動力”引擎驅動創新
1、“以奮斗者為本”管理哲學下的 “雙動力”引擎
2、人才選拔與培養
3、研發績效評價與考核
4、績效激勵機制
5、人力資源基本制度
三、華為公司研發與創新管理
1、研發戰略管理
2、研發理念文化
3、研發產品創新
4、研發技術管理
5、研發(fa)管(guan)理(li)變革(ge): IPD
戰略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培訓
轉載://citymember.cn/gkk_detail/237311.html
已開課時間(jian)Have start time
- 劉善武
商業模式內訓
- 《如何讓公司成為“賺錢機器 林羽
- 餐飲企業戰略商業模式重構 萬(wan)新立(li)
- 商業模式創新與畫布實踐 萬新立
- 像商業領袖一樣思考【商業模 吳銘潔
- 數字營銷與商業模式創新 武建偉
- 打造持續賺錢力的盈利模式標 萬新立
- 商業模式頂層設計特訓營 萬新立(li)
- 企業轉型與商業模式創新 王雷
- 商業模式策略創新與業務增長 張松波
- 《商業模式創新與頂層設計》 駱峰
- 像商業領袖一樣思考【商業敏 吳銘潔
- 商業模式創新與精益產品設計 張松波(bo)